0760-89869395

9:00 - 18:00 周一至周五

当前位置:行情资讯 > 行业资讯 太阳光对健康影响的探讨

来源: 佛山好亮固体光源研究所作者:佚名
2015-05-16 10:09:10

0

分享到:

摘要:

    太阳光对健康的影响

  人类对光的认识是从太阳开始,人眼的视觉功能只能分辨太阳光可见光部分的明暗,人眼的视觉对太阳光中包含对人体健康有害部分无法识别,对光的分析采用的方法是光谱分析。

  通过对太阳光进行光谱分析,可以了解太阳光是由什么波长的光组成,每种波长的光所占的比例是多少,太阳光包含哪些对人体健康有益或者有害的成分。

  光谱分析是所有光源分析的基本手段,由于人造光源的物理性质与太阳光相同,只是光谱形状不同,通过分析人造光源的光谱,我们同样可以分析不同的人造光源对健康的影响。

  研究太阳光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我们是分析到达地面上的太阳光,太阳有部分的光被地球的大气层所吸收不能到达地面,可以到达地面的太阳光的波长范围是250nm至2500nm,如图1所示。

  太阳光全光谱图1

  根据太阳光的全光谱图,我们可以把太阳光分为三部分;

  1)不可见光-紫外线(人眼感觉不到的光),波长范围是250-400nm。

  紫外线又分为三类:

  长波紫外线,UV-A:315-400 纳米。

  中波紫外线,UV-B:280-315 纳米。

  短波紫外线,UV-C:250-280 纳米。UV-C到达地面极少,可以忽略不计。

  2)可见光(人眼能看到的光),波长范围是400-750nm,主要成分是红光、绿光、蓝光。

  3)不可见光-近红外线(人眼感觉不到的光),波长范围是750-2500nm。

  近红外线是红外线的一种,波长在2500nm以上的红外线称为中红外线和远红外线。

  到达地面上的太阳光谱成分中,对人体健康影响的波长有:

  1)长波紫外线UV-A,长波紫外线可以使皮肤变黑,出现皮肤色斑,导致皮肤老化。过量的UV-A会抑制免疫系统功能。

  2)中波紫外线UV-B,中波紫外线可以导致皮肤红肿,出水泡,皮肤老化,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晒伤,UV-B可引起人眼的角膜炎、结膜炎,长期晒伤会导致白内障及抑制免疫系统功能,甚至产生皮肤癌。

  以上描述的紫外线影响是指长时间与高强度的情况下,适量且短时间的太阳光紫外线照射也是有益的,它能够增强人的体质和抵御传染病的能力,促进体内维生素D3的合成,维持正常的钙磷代谢和骨骼的生长发育,有加速伤口愈合的效果,可以提高免疫力。

  3)可见光中的蓝光部分(波长400-500nm),蓝光在可见光里具有最高的光子能量,能够穿透晶状体直达视网膜,对视网膜造成损害,导致视力下降,可能会引起严重的眼科疾病。高强度蓝光对人眼的视网膜的损伤比近红外线的影响大很多。

  蓝光对人眼的危害一直存在于太阳光与人造光源,不过,低辐射量的蓝光对皮肤也有益的一面,婴儿黄疸症就是通过照射低强度的蓝光进行治疗的,蓝光还可以美白皮肤和牙齿;蓝光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着人的生物钟;蓝光的刺激会促进我们的身体分泌皮质醇,可令人兴奋。

  4)近红外线,会使人体皮肤感觉到发热,也会使皮肤干燥失去水分,导致皮肤粗糙,高强度的近红外线会导致皮肤灼伤,人眼球内含有较多的液体,对近红外线吸收较强,高强度的红外线直接照射眼睛时会引起白内障。

  近红外线也有益的一面,如有些医疗器械就是利用近红外线照射人身体局部,使温度升高,改善血液循环,消除肿胀和消散炎症。

 ...

    太阳光对健康的影响

  人类对光的认识是从太阳开始,人眼的视觉功能只能分辨太阳光可见光部分的明暗,人眼的视觉对太阳光中包含对人体健康有害部分无法识别,对光的分析采用的方法是光谱分析。

  通过对太阳光进行光谱分析,可以了解太阳光是由什么波长的光组成,每种波长的光所占的比例是多少,太阳光包含哪些对人体健康有益或者有害的成分。

  光谱分析是所有光源分析的基本手段,由于人造光源的物理性质与太阳光相同,只是光谱形状不同,通过分析人造光源的光谱,我们同样可以分析不同的人造光源对健康的影响。

  研究太阳光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我们是分析到达地面上的太阳光,太阳有部分的光被地球的大气层所吸收不能到达地面,可以到达地面的太阳光的波长范围是250nm至2500nm,如图1所示。

  太阳光全光谱图1

  根据太阳光的全光谱图,我们可以把太阳光分为三部分;

  1)不可见光-紫外线(人眼感觉不到的光),波长范围是250-400nm。

  紫外线又分为三类:

  长波紫外线,UV-A:315-400 纳米。

  中波紫外线,UV-B:280-315 纳米。

  短波紫外线,UV-C:250-280 纳米。UV-C到达地面极少,可以忽略不计。

  2)可见光(人眼能看到的光),波长范围是400-750nm,主要成分是红光、绿光、蓝光。

  3)不可见光-近红外线(人眼感觉不到的光),波长范围是750-2500nm。

  近红外线是红外线的一种,波长在2500nm以上的红外线称为中红外线和远红外线。

  到达地面上的太阳光谱成分中,对人体健康影响的波长有:

  1)长波紫外线UV-A,长波紫外线可以使皮肤变黑,出现皮肤色斑,导致皮肤老化。过量的UV-A会抑制免疫系统功能。

  2)中波紫外线UV-B,中波紫外线可以导致皮肤红肿,出水泡,皮肤老化,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晒伤,UV-B可引起人眼的角膜炎、结膜炎,长期晒伤会导致白内障及抑制免疫系统功能,甚至产生皮肤癌。

  以上描述的紫外线影响是指长时间与高强度的情况下,适量且短时间的太阳光紫外线照射也是有益的,它能够增强人的体质和抵御传染病的能力,促进体内维生素D3的合成,维持正常的钙磷代谢和骨骼的生长发育,有加速伤口愈合的效果,可以提高免疫力。

  3)可见光中的蓝光部分(波长400-500nm),蓝光在可见光里具有最高的光子能量,能够穿透晶状体直达视网膜,对视网膜造成损害,导致视力下降,可能会引起严重的眼科疾病。高强度蓝光对人眼的视网膜的损伤比近红外线的影响大很多。

  蓝光对人眼的危害一直存在于太阳光与人造光源,不过,低辐射量的蓝光对皮肤也有益的一面,婴儿黄疸症就是通过照射低强度的蓝光进行治疗的,蓝光还可以美白皮肤和牙齿;蓝光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着人的生物钟;蓝光的刺激会促进我们的身体分泌皮质醇,可令人兴奋。

  4)近红外线,会使人体皮肤感觉到发热,也会使皮肤干燥失去水分,导致皮肤粗糙,高强度的近红外线会导致皮肤灼伤,人眼球内含有较多的液体,对近红外线吸收较强,高强度的红外线直接照射眼睛时会引起白内障。

  近红外线也有益的一面,如有些医疗器械就是利用近红外线照射人身体局部,使温度升高,改善血液循环,消除肿胀和消散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