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60-89869395

9:00 - 18:00 周一至周五

当前位置:行情资讯 > 行业资讯 中国山地立体海绵城市深度揭秘

中国建设报作者:佚名
2017-08-22 19:49:26

分享到:

摘要:
生态文明建设是系统工程,在城市建设方面的终极目标是建立整个国土范围的生态安全格局、恢复生态环境,修复并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健康,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使生态系统能为人提供持续的服务,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记者:悦来集团正围绕全国海绵城市建设试点,按照两江新区党工委争当改革开放创新排头兵,建设落实新发展理念的示范区的要求,全面推进海绵城市试点建设。请你介绍一下悦来新城海绵城市建设的最新进展。

杨平:悦来集团抓住两江新区开发开放、自贸区建设、中新项目建设三大战略机遇,加速悦来新城基础设施建设、功能和产业布局取得重大进展。特别是在海绵城市建设方面,进展迅速。

悦来新城海绵城市建设范围18.67平方公里,以长江大保护为总体目标导向,依照自然条件,设定节能减排、环保降污的规划原则,根据雨水排放体系分为3个大流域(滨江流域、张家溪流域、后河流域)、6个子流域、28个雨水管理分区。从大流域到小流域,将目标层层分解,系统建设,采取源头控制、过程管理、监测反馈、末端治理等措施,通过规划管控、行政许可、运行监管进行系统的全寿命周期管理。悦来新城海绵城市原上报国家68个,现计划实施75个项目(包括公共建筑、住宅小区、公园广场、道路网管、河湖水体等),目前已完工21个,在建45个,近期将开工9个;目前完工区域约6 平方公里,开工区域约12平方公里;计划投资约42.2亿元,累计完成投资26亿元,其中财政支持资金12亿元。

悦来新城海绵城市建设通过两年多的试点,在规划与技术、理念与模式、设施与工艺、监测与平台、材料与植物五大方面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经验模式。这些经验与做法,已应用到两江新区新建项目中,并开始在全市推广。

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之所以能如此顺利地推进,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至关重要。就悦来新城而言,重庆市委常委、副市长,两江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陈绿平对海绵城市建设高度重视,他一再强调两江新区要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按照海绵城、生态城、智慧城同步推进要求,加快新区全域的国际化现代都市新区建设。悦来集团董事长王菊梦明确表示,作为全国试点,海绵城市不但要生态绿色,更要环境秀美,海绵城、生态城、智慧城、会展城、艺术城五城同创,融合发展,特别要成为探索海绵城市建设的改革者、引领者。

 

记者:你曾用葡萄园理论来形象生动地勾勒一江两河岸线综合整治工程的愿景,从最初的一无所知到形成完整的理论,背后历经了怎样的心路历程?

杨平:悦来集团的发展与两江新区的改革开放、城市化进程可谓同频共振,高度关联。悦来新城区位独特、经济地位重要,是两江新区城市新中心,是重庆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重大功能平台和会展平台。基于此,悦来新城内每个项目从构思、策划到方案形成、实施,都要经过深入系统的思考和多方论证。

首先,结合重庆市及两江新区对悦来新城的功能定位,对一江两河岸线的本底和全国江岸城市的沿江项目建设情况进行了重点调研。其次,聘请专家召开多次研讨会,方案一次一次的讨论,一次一次的完善,每次的讨论唯一不变的主要思想就是不能脱离本底,不能把这么好的自然条件破坏掉,要做出文化,做出特色。最后,我们一致通过的设计思路就是葡萄园构思:嘉陵江是园,后河与张家溪支流是树,道路管网是枝,建筑、公园、广场是叶,海绵元素是果。未来,我们在这些区域,既要有休闲的氛围、更要有文化的滋养,既有商业的布局、更要有生态的涵养,有条件、更应该将这里打造成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最具魅力的都市剪影。

 

记者:海绵城市建设作为助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方式,你如何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

杨平:首先,海绵城市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

生态文明建设是系统工程,在城市建设方面的终极目标是建立整个国土范围的生态安全格局、恢复生态环境,修复并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健康,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使生态系统能为人提供持续的服务,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因此生态文明建设一定不是单一目标的,而是系统性的。

在城市建设中,绿色施工是前提,保护水环境、消除黑臭水体和内涝是关键。水是生命之源,几乎所有生态系统的类型都由水决定。水分的多寡影响植物群落种类,水量的增减可改变生态系统类型,水起到生命支持、物质能量运输、地形地貌塑造的作用。水的自然过程贯穿整个生态系统:降水湿润土壤、滋养植被;下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维持水位平衡;在地表形成径流,为动物和人类提供水源,并传输生物物质能量;汇聚成湖形成湿地生态系统,提供大量水生动植物的生命支持;蒸发成云带来天气变化……可以说,做到对水的自然过程的保护就基本做到了对生态系统的保护。

其次,海绵城市建设转变城市基础设施发展的基本思想。

以往的城市建设极大地改变了土地的生态过程,水文循环、植被土壤等发生了彻底改变,而城市的基础设施基本全由人工工程建造,防洪堤坝、雨水管网、暗渠、雨水井等构成城市防卫雨洪内涝灾害的基础设施。其本质在于迅速将水排走,黑臭洪涝风险转嫁给下游。而随着城市的扩张、人口密度的增加,现有的基础设施已不能解决城市河湖黑臭与雨洪威胁。

最后,海绵城市建设可以重塑城市生态文明。

生态园林城市建设虽历经多年,但很多地方都仅仅停留在口号和复绿上,打造看起来生态的面子城市,并不能发挥真正的生态功能,没有里子。海绵城市强调对自然过程的深入理解、细致研究,新城以目标为导向进行建设,使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真正起到生态作用,修复城市水生态、涵养水资源、消除黑臭、增强城市防涝能力,扩大公共产品有效投资,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塑造健康的、完整的、高效的生态文明。

海绵城市建设不是工程,但是依附于工程的技术、元素,更是新城建设的系统理念,不应仅仅是城市排水系统的改善,而应该是以生态系统的整体保护为基础,在不同尺度上综合解决城市建设中突出的水问题及其相关环境问题,包括雨洪管理、生态防洪、水质净化、地下水补给、棕地修复、生物栖息地与公园绿地营造及城市微气候调节等,顶层设计一套完整的城市规划建设任务,细处覆盖各个尺度和专项,从宏观到微观,统筹推进。

 

记者:建筑作为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一名从事建筑工程行业近30年的老兵,你如何看待海绵城市建设同建筑之间的关系?悦来新城在这方面进行了哪些探索和尝试?

杨平:在探索海绵城市与建筑设计方面,目前最典型的案例就是悦来新城首个入住的海绵小区——嘉悦江庭。该小区通过海绵设施的布局,美化了生活环境,提高了生活品质,降低了环境污染,调节了小气候,是建设生态小区的典范。嘉悦江庭小区海绵建筑面积约50万平方米,设置3座雨水回用池、1座跌水池,5处雨水花园及截污装置等。移动式模块化生态屋面每平方米可滞留雨水30升,消减1030秒,降温35摄氏度,大幅度降低小区PM2.5含量。

还有大型公共建筑国博中心海绵化改造项目,通过对停车场的改造、中央广场下凹式绿地的建设以及蓄水水池的修建,国博中心的雨水收集回收利用基本能满足周边的植物浇灌。所以我很赞同,也一直以2016年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的《海绵城市建设国家建筑标准设计体系》提到的海绵建设理念为新城开发建设的准则。海绵城市是指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对不同设施及其组合进行科学合理的平面与竖向设计,建筑是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元素。

 

记者:因一套独特的统筹管理学,累计完成了近100个、面积超300万平方米、投资达200亿元的重特大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工作,在品质保障前提下,节约投资8%左右。项目散、碎、小的海绵城市建设,无论是从技术层面,还是管理层面,更需要统筹管理学,这套独特的统筹管理学在哪些项目和哪些方面体现效果最为突出?有无具体的统计数据?

杨平:这套统筹管理学主要体现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和海绵城市建设项目上。总体来说,工程建设统筹与悦来新城海绵城市开发建设统筹有相同之处,就是面、线、点与时间的四维关系处理,主要在体制机制、目标导向、计划制定、规划设计、实施安排、运营维护等各个方面系统思考、超前谋划、个案处理。

在以下几个方面体现效果较为突出:

1、分阶段统筹控制。摸清本底,把决策阶段、可行性研究和规划设计阶段作为控制重点,从而实现项目全过程、全方位的控制。

2、把工程融入海绵统筹推进。项目海绵部分和非海绵部分的有序结合,在设计建筑结构时,需考虑屋顶绿化的荷载;在布局建筑排水时,要考虑外露平台的废水排施(包括建筑高度、落水管地面断结与直排方式);在规划设计公园广场时,需结合地形地貌、地质岩层、地表地下水的走向与功能海绵地的应用;在设计道路桥梁隧道时,要充分考虑雨水、边坡、路基、路面景观、安全体系等综合因素。

3、海绵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等统筹选择。主要采用技术匹配、经济合理相结合的方法,在保证功能的前提下,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功能浪费,做到功能齐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在大型空间建筑的源头减排时,既考虑屋面结构与虹吸排水的限制,又考虑不同雨量下的作用;在地下储水池选材上,需考虑地面功能,国博将停车场下沙基水池改为砼水池(节约了1000万元);在道路透水路面工艺上,要考虑新区开发特点与地质土层的污染特征。

4、建设与运行维护统筹考虑。作为海绵工程,全生命周期是基础,建设阶段仅是其中一个环节。决策好是前提,建设好是基础,运行保护好是关键。不同阶段都需要统筹考虑运行维护的细节问题,包括系统的选择、智慧的运用、智能的管理,让海绵元素真正成为工程中的一部分,起到正面作用。

 

记者:你尽管历经了从企业到政府机关再到企业的多次变身,但从骨子里并没有脱离匠人本色。从中国三峡博物馆,到重庆国际博览中心,精益求精的投资控制管理,是工匠精神的表现,而在项目本身的品质上,多个项目获得了鲁班奖詹天佑土木工程奖,则是发扬工匠精神更有力的说明。海绵城市建设,作为一种重大的民生工程,更离不开这样的工匠精神,请你结合具体项目谈谈这方面的心得和感受。

杨平:当前我国城市黑臭水体问题突出,湖河水质得不到有效的改善,海绵城市的提出是治理水体的创新和发展,是新时期治水思路的丰富和完善,对于解决城市水问题意义重大。对于悦来集团具体管理工程建设的我来说,深知责任重大,除了要有一套严厉的管理制度、严格把好各个环节(包括设计功能与标准、建造的细节与创新、档案与数据的收集等)和项目验收运行维护标准外,还需要从决策阶段的质量目标确定上,一开始就要明确按优质工程(鲁班奖、詹天佑土木工程奖等)标准执行。

在制度保障、应用研究及标准规范方面,我们都有完整的制度和方法。每项管理制度、每个验收标准都是硬性的、必须落实到每个项目中去。所谓细节决定成败,在设计方面,重点思考不同类型建筑融入海绵技术、智慧技术,进行智能运行管理。特别是悦来新城建设路网功能与城市空间景观效果方面,从一开始明确建设要求,让海绵项目锦上添花。在选择植物方面,我们既要考虑植物本身对气候、雨水、土壤的要求,又要考虑在海绵城市建设中承担的作用,还要考虑景观与美学效果。所以,操作团队成员不仅需要具备工程建设才能,而且要具备城市规划能力,还要懂园林设计。即便是同一种植物,也要考虑它的多种特征。不仅如此,悦来新城每一条道路,都有不同等级,不同方向道路日照不同、不同季节的效果不同。海绵元素的研判,需运用许多专业知识,需要充分考虑地方特色对元素的匹配,坚持因地制宜原则,包括耐酸碱植物对土壤的适应等,唯如此,才能真正建成高品质全生命周期的活海绵

在线监测与信息平台数据方面。我们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雨洪水质智能管控体系,确保海绵城市分解目标以及今后运行管控的全面动态监管,以此确保项目全生命周期内都能体现出优质功效。

 

记者:作为我国山地海绵城市建设的创新试点--悦来新城海绵城市建设的具体操盘者,悦来新城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在推进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具体困难和问题?存在哪些疑难杂症?在解决这些困难和疑难杂症过程中,获得了哪些具体的经验教训?

杨平:经过两年多时间的不断探索,我们建立起了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还初步形成了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在重庆市政府第159次常务会议审议《重庆市主城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时,关于悦来海绵城市建设的新成果新理念多次展现,被作为全市海绵城市建设的试点案例。今年4月,住房城乡建设部、财政部、水利部等三部委对全国第一批16个海绵城市试点地区进行绩效评价,悦来新城优美的环境、山地海绵城市特点和积极进展给专家组留下了深刻印象,重庆悦来新城在首批试点城市中获得第六名的成绩。但在具体建设过程中,也的确遇到很多困难和问题,有的真称得上疑难杂症

1、管理体制复杂。多部门合作,协调困难。海绵城市建设涉及到规划、建设、财政、市政园林、环保、水利等多个部门。作为执行建设单位,我们必须每个方案多方认定才能付诸行动。经过近三年的磨合和工作实践,才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

2、如何做到海绵城市建设与城市景观打造自然统一。在海绵水系的设计及植物的选择上,既要达到海绵城市的功效,又要解决安全、体现城市景观的效果,二者在有些地方是相互矛盾的。每次遇到问题,我们都是逐一研究、各个击破。比如市政道路人行道两侧的下凹式绿地,其下沉深度与植物的选择困扰了我们很长一段时间。没办法,只有发挥工匠精神,为每一条道路都做试验样板,直到各方评价好为止。另外,在河流治理中,我们不只是单纯地考虑悦来新城这一段,而是需要充分考虑上游来水的污染问题,这就必须要有全流域治理意识。只有经过多方协调、多方合作、多技术控制,才能统筹打造出山清水秀的悦来新城。

3、目前建筑市场的很多透水材料不能达到实效。海绵城市建设目前已经开始在全国范围示范,但市场上透水材料的质量及技术水平参差不齐,而且可供选择厂家少。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需要更多的生产商参与材料研发,在材料的设计工艺上下功夫,进一步得到市场的认可。特别是小区的透水材料,对景观效果的影响很大。

4、山地海绵城市建设难点。结合山地城市特点,我们采用高收低用的方式,利用地形优势,结合微地貌环境,修建水塘及蓄水设施,对雨水进行多形式多层次的净化处理和回收利用。如何处理填方区,防止水的下渗影响沉降以及场地变形对防水层、隔水层、挡护结构的影响,在设计中需认真考虑,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需一一解决。

 

记者:以海绵城市建设为绿色发展护航,三城(会展城、生态城、智慧城)协同推进的悦来新城,无疑会为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提供一种全新的实践样本,能参与其中,必然感触良多、寄望深切,请简单勾勒你心目中的悦来新城的海绵未来

杨平:悦来新城因为毗邻嘉陵江,有山脊线,有江水线,有绿廊,环境优美、交通便捷,海绵城市建设覆盖全部区域中的国际会展城、国家级试点生态城和智慧城,三城同创,海绵技术、生态理念、智慧手段融合并进,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产城融合,以产兴城、以城促产,在绿色会展城带领下,多色七彩的生态城随后,现代梦幻的智慧城紧跟,悦来新城正成为全球投资者关注的重点区域。

经过两年多时间的建设,悦来新城山地立体海绵新城效果正逐步显现。修复水生态、改善水环境、涵养水资源、保障水安全、复兴水文化,对于处在长江上游、三峡库区嘉陵江畔的悦来新城而言,对保护长江和三峡库区深感任务光荣、责任重大。从一开始就按照国家绿色发展理念开发建设,经过充分调研学习,以最新的理念分区域、分项目建设。悦来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种类极具代表性,有主排洪通道的嘉陵江岸线综合整治、张家溪与后河生态修复,有以国博中心海绵改造为代表的海绵型建筑,有以嘉悦江庭为代表的海绵型居住小区,有以会展公园为代表的公园广场,还有48条海绵型道路。

一江两河岸线综合整治工程是悦来新城海绵城市建设的重点、亮点项目。一江两河是指嘉陵江、张家溪和后河,涉及长约16公里的岸线。嘉陵江岸线将打造休闲漫道的滨江公园;张家溪规划以锻炼、健康为主题,布局沟谷休闲景观;后河则重在生态修复,打造综合功能河岸。通过净化优先保安全、高蓄坡滞低缓排、渗透回用促循环、山水林田城相映、立体海绵惠渝州五个规划策略,构建立体海绵系统。而且,海绵城市建设还将与其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结合起来,使海绵设施与生态景观充分融合,大幅度提升整座城市的人文、生态环境品质,悦来将悦来越美、悦来越富、悦来越好。真正让城市既有面子,更有里子

不久的将来,悦来新城既有休闲的氛围,又有文化的凝练;既有商业的布局,又有生态的持守,无疑将成为最具魅力的西部都市剪影。悦来新城将会成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智慧、生态、宜居、宜业、宜商、宜游的国际化现代都市新区。